柬埔寨青年发声:维护国家形象,向网诈说不!
【柬单网综合报道】据《高棉时报》消息,随着跨境网络诈骗频频登上媒体版面,柬埔寨青年群体正日益关注其对国家声誉、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接受采访时,多名大学生表示,网络诈骗不仅危及民众财产安全,更在损害柬埔寨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他们呼吁政府进一步强化执法、提升公众认知,并对涉案区域加大清查力度,以遏制相关犯罪的蔓延。
20岁的 Met Sreyleak 指出,近期涉中国籍犯罪团伙的网络诈骗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尽管多数柬埔寨民众并未卷入其中,但少数外国诈骗团伙仍在利用柬埔寨境内活动,主要集中于西港等地。“应当明确,这些犯罪分子是外来人员,他们来到柬埔寨从事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必须在各省展开严厉打击,同时加强重点区域监管。”她强调,并补充称不能以偏概全,绝大多数在柬中国公民并未参与诈骗活动。
19岁的 John Kosal 认为,网络诈骗不仅扰乱经济秩序,也损害国家名誉与尊严,甚至影响外国游客的安全感。“政府应进一步强化执法,完善相关法律,同时整肃腐败现象,从源头遏制犯罪链条。”他说。
23岁的 Nang Sokyean 表示,诈骗信息形式多样,诱导性强,许多民众容易因“奖励”“礼品”等虚假信息上当受骗。“我也经常收到类似信息,但未曾受骗。提高公众对诈骗手法的认知,加强法律实施,是减少受害者数量的关键。”她说。
19岁的 Art Kakada 指出,网络诈骗正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引发公众焦虑,影响旅游与经济发展。其形态多通过Telegram和其他社交平台传播。“政府正在研究并加强应对措施。我呼吁有关部门彻查相关案件,并通过电视与社交媒体持续向公众普及风险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21岁的 Romdet Singsing 强调,国际社会对柬埔寨的错误认知正在加深,一些国家将柬埔寨视为治安不稳、诈骗泛滥之地,但事实上,多数诈骗行为由外籍犯罪团伙实施。“错误印象会使游客却步,阻碍社会发展。因此,政府需采取更多措施遏制诈骗扩散,公众也应积极传播防骗信息,提高整体社会抵御能力。”
同为21岁的 Thorn Solyka 表示,网络诈骗多样且隐蔽,不仅危害个人财产,也损害国家形象。“政府已采取多项法律措施,但公众对诈骗方式的认识仍然有限。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让民众了解诈骗类型与常用手段,从而提升警觉性。”
多名学生一致呼吁,在加强执法行动的同时,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建立更系统的反诈骗宣传机制,通过媒体、教育机构和社区渠道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人掌握防范知识,共同推动构建更安全、更可信的网络环境。
来源:高棉时报编译:小米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