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4万美元!同胞连环中招,“飞机诈骗”暗流涌动
记者:时宜
“平时飞机诈骗的新闻看得不少,自己也有防范意识,从不轻信陌生人,但这次,真的是防不胜防。”小羊(化名)叹气道。
近日,居住在柬埔寨的中国同胞小羊向柬单网爆料:自己因轻信朋友,被“飞机诈骗”盗号。更糟的是,骗子冒充他的身份继续行骗,导致多位好友接连中招。
“1000U!即可买回被盗飞机号”
事件的起点,只是一条看似“官方”的提示链接。
骗子冒充小羊的飞机好友,发来截图声称:“你的账号被系统标记为诈骗账户,如不及时验证,将被冻结。”
对方给出的理由一环扣一环——“是不是被人恶意举报?”、“IP变动太频繁?”、“账号太久没认证?”……措辞专业又带有“关切感”,让人难以起疑。
身处柬埔寨的小羊联想到,自己确实常收到平台警示短信,也知道柬埔寨地区常被系统标记为“高风险”。出于谨慎,他点开了对方发来的“安全中心链接”,输入了账号与密码。
“那网页几乎与Telegram官方一模一样,连Logo和按钮都和飞机系统相同,我没看出一点破绽。”小羊说。
然而,就在24小时后,账号彻底被接管,微信上接连收到朋友问询:“你飞机被盗了吗?”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被骗。
原来,小羊平时将飞机多用于工作,生活几乎还是以微信使用为主,被盗号的当天早晨,小羊的飞机还能正常使用,晚上就强制退出了。
“被盗号的那几天真的魂不守舍,飞机存有不少重要资料及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极低。骗子甚至曾开高价1000U买回,我觉得太不可靠了,没答应。”小羊气馁地说。
被盗号后的几天里,小羊多次尝试登陆均未成功,显示“Too many attempts, please tryagain later.”,甚至需要飞机系统验证码的情况。
所幸,一周后,小羊通过手机号重新验证,才成功夺回账号。“登上去才发现,骗子把我的账号同时登录在五个设备上,IP分布在香港和美国。”小羊猜测:“可能是跨时区操作方便24小时骗人。”
而在那一周,骗子模仿小羊的语气、称呼、聊天习惯,一对一私聊好友,就连多年未联系的也没放过。
“说骗子聪明,他会根据聊天记录模仿称呼,以加强信任。说他笨,操作员时而简体时而繁体地骗人引人怀疑,再加上骗子不懂英文,给自己加强了欺骗难度。”
“可能是一连一周没骗到钱,账号才能被顺利找回吧。”即便小羊自称自己的账号对骗子无大用处,且以英文对象居多的情况下,仍有好友中招!
同胞连续中招!有人仅2天找回账号
受害人老张表示,自己与小羊相识多年,平时往来密切,即便鲜少使用飞机聊天自己也不会怀疑,却没想到信任换来了“陷阱”。
老张跟着骗子的步骤操作完后,给小羊发微信确认,却得到回复:被盗号了!尽管老张立马修改双重验证密码,第二天账号仍被成功攻陷。
“如果你在柬埔寨没被盗过飞机,就不算完美柬漂”老张不禁调侃道。幸运的是,两天后他靠系统二次验证成功取回账号,“多亏了当时改密码的那一刻救了我”。老张说。
“起初骗子估计有黑客团队进行长时间的攻克,导致我无法收取验证码。等飞机系统反应过来后,再次要求两步验证骗子自然无可奈何。”老张猜测。
相比之下,小叶就没那么幸运。小叶与小羊也是多年好友,二人平时几乎不用飞机聊天,但出于信任小叶相信了“小羊”的“诈骗关心”,不仅跟着骗子的指令操作,还对骗子感恩不尽。
事后小叶自嘲道:“早知道和小羊微信在确认一遍了!真的防不胜防。”她的账号至今未能找回,其中包含大量客户与群聊资料,损失惨重。
重新登回账号的小羊透露,骗子几乎给每个好友做上了各种标记,不懂其含义是什么,但整个界面看上去就很“乌烟瘴气”。
由于小羊账户有不少英文客户及好友,骗子逮到就问“会中文吗?”、“把你们老板联系方式发过来。”……如若对方不按套路回答,骗子便立马翻脸,行为张狂,态度恶劣。
小羊发朋友圈告知亲友后,有好友表示,曾有朋友飞机被盗后,骗子打着借钱、求助等名义骗钱,有人曾被骗取4万多美元!
在柬埔寨,“飞机诈骗”已非个例。根据多家海外反诈组织及外媒统计,仅2024年全球Telegram相关诈骗案件就增长超过70%,其中东南亚地区成为受害者集中区——诈骗形式从“解封账号”、“投资理财”到“熟人借钱”层出不穷,平均单笔损失高达数千美元。
而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2025年发布的报告,全球社交媒体诈骗损失已突破21亿美元,其中Telegram类通讯软件占比近三分之一。
“骗子越来越懂心理防线,越是熟悉的面孔,越容易放下戒备。”小羊说。对于生活在柬埔寨的中国人来说,防骗早已不只是“警惕陌生人”,而是要警惕所有看似熟悉的“朋友”。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