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达成多项共识,将重建15座边界标桩
柬埔寨代表团由边界事务国务秘书兼柬泰联合边界委员会柬方共同主席朗谢率领;泰方代表团由泰国外交部顾问、泰柬联合边界委员会泰方共同主席普拉萨斯·普拉萨斯维尼猜阁下率领。
会议期间,双方就陆地边界事务的技术与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多项共识:
一、重建边界标桩。 双方一致同意由柬泰混合技术分委会(JTSC)负责重建15座边界标桩,标桩将按照原法属时期样式,在双方共同确认的原始位置重新设立。
二、水下标桩重建。 双方同意重建3座已沉没于水下的边界标桩,具体位置待双方进一步确认后实施。
三、修订《技术任务书》(TOR)。 双方同意加快修订2003年《技术任务书》,特别是涉及“第二阶段第4项——正射影像图(Orthophoto Map)制作”的部分。为提高测绘精度与效率,双方决定采用包括LiDAR(光探测与测距)在内的新型测绘技术,加快边界测量与划定进程。
四、争议地段测绘工作。 针对位于边界42号至47号标桩之间(柬埔寨卜迭棉芷省乌祖县)争议地区的实地测量与划界工作,双方同意:
完成联合测量及临时标桩设立的技术指引(TI)草案;
在完成联合测量和临时标桩设立并获得双方政府批准后,将提交各自政府审议,探讨建立适当机制,妥善处理区域土地使用及利益分配问题;
明确指出,临时标桩仅用于技术测量目的,不构成对现有国际边界的任何变更;
双方将协调指导地方政府、军方与民间力量,共同确保测量工作安全有序,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引发紧张局势的行动。同时,将依据2000年《谅解备忘录》第三条,推进地雷清理与安全保障工作。
五、会议安排。 双方商定,下一次柬泰陆地边界联合委员会会议将于2026年1月上旬在柬埔寨暹粒省举行。
双方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进一步展现了两国在推进边界事务合作、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深化睦邻友好关系方面的共同意愿与积极努力。
来源:综合自柬媒
编译:Yuan校对: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