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时宜刚来柬埔寨打工或做生意的那几年,可以说是我一生最难的日子。”陈先生语气很轻,却带着几分后怕,“那时候钱都被国内的亲人朋友连借带骗坑完了,连婚都差点结不成。在金边的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烤鸭师傅;但在陈先生自己看来,他更像是一个被命运推搡着走,却一次次被贵人拉了一把的人。他的人生像是一串串跌宕的故事,而贯穿始终的,是那几个关键时刻出现的“贵人”。因老乡一句话踏上柬埔寨
陈先生来自广东韶关。1996年,他刚刚二十出头,家境普通早早的出了社会,唯一的念头就是“学门手艺”,便找到一家烧鸭店当学徒,他的踏实勤快被老板看在眼里,还甚是器重,不惜花钱送他去香港一家星级酒店深造烧腊技艺。一年后学成归来,他凭借在香港练出的手艺,把东家的餐饮店做得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命运的齿轮,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转动。(在香港酒店学艺时的陈先生)
一位在柬埔寨做餐饮的中国商人,恰好也是韶关老乡,在店里尝了陈先生的手艺后念念不忘。一番交谈后,两人惺惺相惜。老乡拍着桌子说:“你这手艺得去国外闯一闯!来柬埔寨跟我干,肯定能出头。”2004年,陈先生下定决心跟随这位老乡第一次来到金边。那时的莫尼旺大道热闹非凡,烧腊店一间接一间,但他只看了一眼就断言:“这里的鸭子比不上我做的。”果然,他在老乡店里烤出的鸭子皮脆肉嫩,油亮喷香。客人们也渐渐记住了餐厅门口那个忙碌的年轻人和味道,不论是本地圈还是华人圈都口口相传。虽然在餐厅混出了名气,可他月月往国内寄钱的习惯,后来却成了噩梦。亲戚们一次次借钱,却从未归还,渐渐地掏空了所有的积蓄。“那几年我心里特别苦,想成家都没底气。”他说。就在他最困窘的时候,第二个贵人走进了他的生命。借钱创业、节婚!“再生父母”改变他的人生
那是一位新加坡商人,恰好是老乡的朋友。看到陈先生想独自打拼,且为人稳重,手艺精湛,便主动伸出援手拿了他一把。“他觉得我这个人值得帮一把,就借了我1.5万美元。”陈先生回忆起那一刻,眼睛依然闪着光。那笔钱,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创业伊始,他和两个帮手撑起一家小烧腊店。白天调料,晚上烤制、送货。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近千只鸭,他自己也连轴转,好几天没合眼。“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在炉火里烤出来的人。”他苦笑着说。正是这样拼命,店铺很快打出了名气,成为不少宴席的批发供应商,还得到不少中国香港台湾同胞,以及本地华人的认可。事业渐渐起色,他也迎来了爱情的双丰收。但由于创业两年积蓄几乎被国内亲友掏空,婚礼的开销又让他一筹莫展。眼看好事将近,却无力张罗体面的婚礼。这时,新加坡贵人再次站了出来。他们夫妇不仅在婚礼上替缺席的父母出席,还拿出近一万美元,帮他把婚礼办得体面周全。那场婚礼,不仅成就了他的家庭,也让他第一次在异乡真正感受到“家”的温度。(新加坡贵人夫妇)
婚后,小家庭的责任,让他变得不一样。“以前我太容易相信人,把钱随便借出去。现在有了老婆孩子,我学会守住自己的人,守住这个家。”他说。有了本地老婆的帮助,陈先生的烤鸭店运作更加规范化,管理也更得力。“我们店,基本都是吃了十几二十年的老顾客了!”陈先生骄傲地向记者表示。但身体却在近几年亮起红灯。“以前拼命是为了生存,现在我只想健康地陪着家人。”陈先生说。当记者问他如何总结这二十年时,他沉默片刻,说:“贵人不断,这就是我能走到今天的原因。靠的是他们的帮助,也是我没放弃自己。人这一生,能遇见这样的贵人,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如今的陈先生,最珍惜的是一家人的围坐,是妻子递上的一杯热茶,是孩子扑进怀里的瞬间。他说自己已经不再追求轰轰烈烈的财富传奇,而是想在余生,带着感恩的心,过好平淡却安稳的日子。
非官方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平台中立。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转载仅为信息传播。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申请删除。
联系微信:www-58cam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