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会所“内卷”:色情卡片狂轰滥炸,1小时收10张
记者:小米
夜幕降临,西港的海滩热闹非凡。啤酒、海鲜与宵夜摊点让这里充满烟火气,在摊位间穿梭的,除了服务员、卖花的、卖唱的,还有另一股“推销大军”——来自各大会所、KTV、按摩水疗中心的业务员。他们手中递出的,不是菜谱,而是一张张印刷精美却内容直白的宣传卡片。
记者在海滩小坐一小时,便接连收到十余张此类传单:有的印着“某KTV豪享体验券”,有的标注“梦幻水疗SPA买一送一”,甚至还有“重点服务项目”一目了然的小卡片。推销员们笑容可掬,却让人倍感压力。
这背后,折射的是西港会所行业日益激烈的“内卷”——在竞争者蜂拥、客源有限的当下,会所们用尽手段揽客,争夺生意。
推销大战:传单塞满双手
“你随便在海滩上吃个火锅,一个小时能被塞十几张卡片,手里拿不过来。”在西港经商的中国人王磊(化名)笑着摇头。他说,第一次来西港时还觉得挺新鲜,但如今看到这些传单已是心生厌倦。
卡片内容大同小异:豪华装修、优惠体验、买一送一、附带暧昧暗示。有的甚至在正面印着性感女性照片,背面列明“水床、精油推背、吹箫、双飞”等敏感字眼,让人不难联想到灰色服务。
在海滩一带,推销员通常成群出现,有的甚至主动加客人联系方式,称“随叫随到,24小时接送”。王磊无奈地说:“就算你不去消费,他们也要硬塞给你,生怕错过一个潜在客户。”
内卷表象:价格战与“服务升级”
西港的夜生活业态并非新鲜事。早在2017年,中国资本大量涌入西港,赌场、会所、KTV、夜总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疫情、“818”冲击,客流锐减,行业迅速陷入内卷。
“现在生意不好做,每家会所都在比拼谁优惠更多、谁敢‘玩得更花’。”在西港打工的李娜(化名)告诉记者。她曾短暂在一家会所做收银,见证过价格战的白热化:
有的KTV打出“买酒送房间”的口号;
有的SPA推行“买一送一”,甚至“消费一小时,免费送朋友同享”;
有的直接把“特殊服务”写进卡片,用暧昧字眼吸引男性顾客。
李娜坦言:“这就是一种恶性竞争。客人越来越少,同行却越来越多,大家只能靠价格压低和打‘擦边球’来争夺市场。”
中国人的直观感受:既尴尬又担忧
在西港生活的中国人,对这种“内卷”感受尤为深刻。
在当地经营当铺的刘志(化名)表示:“晚上吃个夜宵,不是有人来推销KTV,就是塞你按摩卡片。你拒绝一个,下一个又接踵而来,真的影响心情。”
他补充说,更让人担忧的是行业的灰色化。“不少会所挂羊头卖狗肉,看似是KTV、SPA,实际上却夹带色情服务。久而久之,中国人在这里的形象也被贴上标签。”
另一位在西港做小生意的陈峰(化名)则直言:“会所老板大多瞄准中国客户,但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家为了生存拼命内卷。结果是恶性循环——客人感观差,消费群体萎缩,推销更疯狂。”
旅游恢复难掩行业乱象
近年来,柬埔寨政府积极推动西港转型,强调要把这里打造成“多功能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复苏,西港的酒店、海滩酒吧逐渐恢复人气,但会所行业却显得格格不入。
“正规旅游企业在努力打造形象,可会所的推销手法却让人觉得这个城市还是‘黄赌毒’的代名词。”王磊感慨。
事实上,西港当局曾多次整顿娱乐场所,要求持证经营、禁止非法服务,但实际效果有限。
内卷是行业“自我消耗”
西港一位在赌场工作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西港会所的激烈竞争,本质上是供需失衡的结果。
“需求端缩小,供给端却不断增加,必然出现恶性竞争。传单满天飞、价格无限降,最终只能让行业陷入自我消耗。”他说。
内卷背后的城市困境
西港的会所内卷,不仅是一个行业的自救挣扎,更折射出城市转型的阵痛。
一方面,推销大战让外来游客和当地华人都感到不适,破坏了城市形象;另一方面,灰色竞争也让正规商家苦不堪言。
正如刘志所说:“西港需要的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夜生活文化,而不是靠打擦边球的会所。”
当海滩的传单越来越多,说明内卷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未来西港能否走出困局,不仅考验当地政府的监管能力,也考验投资者的眼光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