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K园区逃脱受害者揭露:缅甸电诈团伙利用AI撰写信息骗术升级
缅甸电信诈骗园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编写话术行骗,让诈骗团伙工作“高效”,也让人防不胜防。
从缅甸电诈园区逃脱的肯尼亚人邓肯·奥金多(Duncan Okindo,26岁)告诉路透社,园区内的犯罪团伙广泛利用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撰写信息,从寻找目标的聊天对话,到设计“杀猪盘”的话术,再到回应起疑心者的提问。
奥金多去年听信肯尼亚家乡一家招聘所,到泰国从事客服工作,结果一下机就被押送到靠近泰国边界的缅甸KK园区。在这座“宛如堡垒”的诈骗基地里,奥金多和许多人一样使用ChatGPT编写话术行骗。
奥金多说,他会到美国房地产网站如Zillow.com,搜寻经纪作为诈骗目标。锁定目标后,他以“富裕投资者”的身份接触对方,每周与数十名经纪搭上线。
他说,ChatGPT是骗子“最常用的AI工具”。它能生成带有美国人口吻的对话,让他们轻松冒充得克萨斯州牧场主、阿拉巴马州大豆种植商等身份,并谎称靠加密货币发了财。
“你必须让人觉得熟悉。如果遗漏任何细节,这些经纪就会察觉到是骗局。”
奥金多说,他还会利用ChatGPT做即时研究。当他的目标经纪向他提问加密货币问题,或询问美国不同社区的房地产市场时,他会把他们的问题贴给ChatGPT,把生成的可靠答案贴给他们。
团伙头目会提供脚本,逐日概述骗局在一周内的实施过程,包括何时讨论房产或提及加密货币。他们先诱导受害者开设加密货币账户,再让他们把现金存入一个看似正规的交易平台,实则属于诈骗团伙的账户。
今年4月,泰国当局切断了KK园区等诈骗基地的电力供应,园区释放部分劳工,奥金多才得以脱身。
肯尼亚反人口贩运组织HAART证实,奥金多确实是今年从诈骗园区获救的几名肯尼亚受害者之一。他的经历也与多名曾被困在东南亚诈骗园区的受害者说法相符。
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回应询问时说,公司“正积极识别并阻止与诈骗相关的滥用行为”,并称底层模型会拒绝涉及欺诈的请求,调查团队也会封禁违规者。不过,OpenAI拒绝对奥金多的具体说法进一步置评。
路透社还采访了两名曾在其他诈骗园区使用ChatGPT行骗的缅甸男子。
其中一人专门从事网络爱情诈骗。他说,自己在2022年被迫参与诈骗工作,OpenAI同年发布首个版本的ChatGPT,彻底改变了他的行骗方式。
借助ChatGPT,他能同时向几十个目标发送由AI生成的诗句和调情信息。机器人的文字表达能力让话术更具说服力,使受害者“更加信任我们”。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