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第一天!餐饮商家集体爆单,同胞吃饭被连续拒绝
记者:时宜
“中午吃饭的点问了好几家都说卖光了,水都来不及补货!”德崇国际机场通航首日,记者在偶遇两名觅食的同胞,二人焦急万分,一脸踌躇。
这一天,既是柬埔寨航空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机场餐饮和商业最为忙乱、最让人猝不及防的一天。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9月9日上午,记者踏着兴奋而紧张的步伐走进刚刚开航的德崇国际机场。外头烈日当空,热浪翻滚;进入大厅,扑面而来的是十足的冷气。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这里聚集的不只是赶航班的乘客,更多是从市区甚至外地赶来的柬埔寨民众。他们成群结队,有人身着盛装,有人携家带口,在佛像前双手合十跪拜,祈福许愿。还有年轻人举着手机自拍。
餐饮区的混乱:闭店、售罄、长队
人流最集中的,还是餐饮区。
午餐高峰时,记者发现十几家餐饮店几乎全部人满为患。每家门口都排起长龙,客人焦躁不安,服务员手忙脚乱。几张餐桌上,还有久久未被清理的餐具,而下一拨客人早已迫不及待地入座。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记者在一家餐厅前排队等了约10分钟,却等来店员的“驱赶”:“请您不要继续排队了,我们现在要闭店30分钟。”这一刻,周围客人哗然,有人抱怨,有人摇头叹气。
随后记者团队一行人辗转去往另一家餐厅,却看到菜单上的主食被一个个“售罄”的标签盖住,收银员甚至直接劝退:“现在客流太大,等待时长没法估算。”最终,记者足足花了半小时,才拿到餐食。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而这样一幕幕“抢食”的场景仍在持续上演:中午一点多,记者遇见两位同胞,他们气喘吁吁地说,自己从二楼跑到一楼,找遍所有店家,却无一例外被告知“卖光了”。
巧的是记者团队先前用餐的店铺,及周边商家已无餐食可售,饮料也只剩零星几样,供不应求。
最夸张的是,有店家告知记者就连过海关后的贵宾休息室,也传出“70美元自助餐被一扫而空”的消息。
在三楼两侧的餐饮区,几乎座无虚席,行人络绎不绝,有的门口还排着长队。
记者采访到一位Swensen’s 冰淇淋店年轻店员。她笑着说:“真没想到今天这么火爆,我们甚至都没时间休息。客人太多了,我都担心自己服务不到位。不过,第一天就有这样的成绩,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兆头。”
主打以披萨、意面、沙拉和咖啡的德国品牌 Marche 餐厅,同样门庭若市。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餐厅经理 Khun Barang 受访时仍带着一丝震惊:“这是我们在柬埔寨的第一家店,本来还担心没人知道。但今天客人多到让我措手不及,生怕库存不够。虽然这里餐饮店很多,但对我们来说毫无压力。”
另一侧的高档餐厅“鱼生”也有同感,经理 Romdoul Dara 说:“今天能接待到络绎不绝的客人,足以证明市场认可我们的定位。尽管我们是高档餐饮,但对客流一点也不担心。”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他直言,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德崇机场未来年吞吐量预计能达到1300万人次,这对任何一家餐饮品牌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
他的底气不仅来自当日客流,更来自品牌积累的知名度。他坚信:“机场开业只是开始,未来只会更好。”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不只是餐饮:其他商家也嗅到机遇
不仅是餐饮店,其他商家也感受到了通航首日的“红利”。
CG集团VM酒店事业发展经理林国松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接待了很多不同的客人,有投资者、游客,也有不少专程从国外飞来感受新机场氛围的人。当然,也有本地人,纯粹是来打卡体验。”
(VM酒店办事处)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刚下机的投资者,对他们的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我们相谈甚欢,很容易就留住了潜在客户。”
林国松感慨道:“通航首日的火爆让我更加坚定,柬埔寨市场潜力巨大。甚至可以说,不久的将来,柬埔寨绝不会逊于泰国。”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从华丽的开航仪式,到喧闹的餐饮街,从焦急寻食的旅客,到手忙脚乱的店员,德崇国际机场通航首日,留下了无数鲜活的片段。有人拼了命也卖不够,有人把这当作新的起点;还有人看到无限商机。
(9月9日 记者团队拍摄)
“机场经济”的效应,在这一天已然初现端倪。对餐饮业者,这是一次措手不及的“爆单”考验;对品牌方,这是潜在市场的放大器;对投资者,这是一个新窗口。对于金边和周边省份的居民而言,这座新机场不仅带来了便利和希望,更在悄然重塑当地的经济格局。首航日的“抢食”盛况,或许只是未来热闹故事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