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的18亿美元,怎么转出去的?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娃哈哈家族遗产争夺战持续发酵。
2024年2月宗庆后去世时,全网哀悼这位"良心企业家"。然而仅仅一个月前,他刚在洛杉矶贝莱尔以2500万美元买下希尔顿家族的豪宅——8间卧室、16间浴室,从5500万美元砍价到2500万。
连续剧到今年7月,三个美籍年轻人将宗馥莉告上香港法庭,要求冻结汇丰银行账户中的18亿美元,并追索21亿美元的离岸信托权益。他们是宗庆后与娃哈哈前高管杜建英非婚生下的三个孩子。
这场百亿遗产争夺战,撕开了中国前首富30年精心构建的海外资产迷宫。
150亿的海外帝国
宗庆后的海外布局,比你想象的要早、要深。
美国房产版图
早在1997-2008年间,宗庆后便在洛杉矶富裕郊区圣马力诺拥有庄园式住宅。
1999年,杜建英以Jifunctioning Du信托基金名义购入圣马力诺市房产,与宗庆后夫妇名下268万美元庄园相邻。
2008年宗家抛售美国房产时,杜建英同步出售的物业评估价已达154万美元。
香港资产布局
2009年,宗馥莉购入香港半山栢道2号物业,成交价1110万元,签约时使用美国护照。该物业2018年转手,成交价达2600万元。
宗馥莉在香港的登记住址位于山顶白加道27号,使用面积约4000平方英尺,价值高达2亿
港元,由香港注册公司Seali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唯一董事为施幼珍——宗馥莉的母亲。
离岸公司网络
通过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宗氏家族控制着宏胜饮料集团。
宗馥莉还在多家离岸公司担任董事,包括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等,这些公司共同持股红安娃哈哈、重庆涪陵娃哈哈、大理娃哈哈等多家企业。
根据香港法庭披露,宗庆后设立的离岸信托基金高达18亿美元,三个"私生子"每人想分得约7亿美元。
加上美国、香港的房产,以及通过BVI、开曼等离岸公司持有的资产,保守估计宗家海外资产超过150亿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钱是怎么出去的?
要理解宗家的海外资产是如何积累的,先要理解三条资金出境路径:
路径一:1990年代的绿卡布局
1992年娃哈哈向内部职工募资2.36亿元,同年宗庆后在加州注册Wahaha (USA) Group Corp,无实际业务,像是为申请绿卡定制的"壳公司"。
1996年宗庆后妻女获得美国社会福利号,恰好与达能注资4306.95万美元同年。
1999年全家获批绿卡。
路径二:借道"达娃之争"
2007年达能并购纠纷爆发,2008年宗庆后律师提到美国国税局曾要求补缴1600万美元税款。2009年和解后的巨额补偿金去向,至今是谜。
这期间的资金流动,为海外资产配置提供了"合理"窗口。
路径三:离岸架构的腾挪
典型操作:境内资金通过贸易合同虚增成本流向离岸公司,再以投资名义购入海外资产。杜建英1991-2008年间负责娃哈哈所有国际业务和离岸公司运作,被宗庆后称为"国际业务的钥匙"。
所以,早早搞定身份,加上特定的公司架构,与外国公司的业务往来等,都能顺利将钱运出去。
跨境资产有了,不过另一个“吃钱”的问题来了:税。
宗老的美国税务危机
宗家家大业大,而且主要集中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而且这两个大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球征税。
中国用的是CRS,美国用的是FATCA。
宗家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税务筹划如何"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警示。要理解现在这场税务困局,我们得先看看宗庆后当年的身份安排有多"精明"。
身份配置的深层逻辑:
宗庆后:保持中国籍,维持"爱国企业家"形象 宗馥莉:香港身份,既能管理内地企业,又能操作离岸公司 三个孩子:美国籍,可名正言顺持有美国资产 杜建英:香港永久居留权
三个私生子全是美籍,宗馥莉是港籍——这绝不是偶然。
按照宗庆后的如意算盘:三个孩子都不是中国税务居民,CRS根本没法把他们的海外资产信息交换回国内;而宗馥莉作为香港居民,既能在内地做生意,又能享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还能作为"外国委托人信托"的完美人选。
从曝光的遗嘱和信托安排来看,宗庆后设立的是"不动本信托"——只分配收益,不动用本金。
宗庆后与杜建英所生的三个孩子都是美国税务居民。如果以非美税务居民身份作为委托人设立外国委托人信托(FGT),美国税务居民作为受益人在领取信托分配时可以免除所得税。
但委托人去世会触发回溯条款,对未分配利润征收重税。
这就是为什么让宗馥莉担任委托人。
宗馥莉2004年入籍美国,2010年退籍,现为香港身份。作为非美国税务居民,她担任委托人可以规避FGT的回溯税。
而"不动本"设计,在2025年美国税法修改前,可以通过"仅分配收益、保留本金"规避40%的赠与税。
但2025年1月14日,美国发布了最终法规,把这个漏洞给补上了。
宗庆后千算万算,就是漏了这个关键问题——宗馥莉的"覆盖弃国者"身份。
宗馥莉1999年拿到美国绿卡,2004年入籍,2010年退籍。根据美国税法,如果她被认定为"覆盖弃国者",现在向美国税务居民(三个弟妹)赠与或继承资产,接受方需要缴纳40%的税款。
"覆盖弃国者"判定标准(满足任一即可):
净资产测试:退籍当天净资产≥200万美元 净所得税测试:退籍前五年平均年净所得税≥20.6万美元 合规认证测试:需证明退籍前五年税务合规
从宗馥莉在2009年以美国护照身份购入香港半山豪宅1110万港元这一点看,她的个人净资产远超200万美元门槛——几乎肯定会被认定为"覆盖弃国者"。
这意味着:如果宗馥莉现在将本金或利息分配给弟弟妹妹,无论直接给钱还是通过信托,三位弟妹都需承担40%的税负。
宗庆后被美国税务局征收了1600万美元的税之后,他的后代还是躲不过IRS的镰刀。
中高净值的CRS风险
其实,看完了富豪的瓜,我们也可以从中学点啥——跨境税务规划稍有不慎,节省的赋税都可能以罚金和其他形式加倍偿还。
特别是当下,CRS全球资产信息交换动真格了,随着大数据普及、AI加入而变得越来越透明,去年底至今已经有不少在海外有投资股票、基金的人收到了税务局报税的短信。
截至2025年,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CRS,中国的交换伙伴112个,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BVI、开曼等"避税天堂"。
过去我们认为,被查海外资产收益征税的,都只有像宗家这样的大富豪;然而现在,只要你在国外有50万美金以上的资产量,都有可能被CRS交换回税务局。
不过有一个算是好消息的消息,除了虚拟资产和被动金融资产外,房产还不会被交换。而且美国也不在CRS之列。
这就是为什么宗家主要房产在美国——房产不在CRS申报之列,但银行账户、证券账户、信托等金融资产都会被交换。
因此,对咱们中高净值、在海外有收入又是中国税务居民的朋友,可以从宗家的故事中得到几个重要启示:
1、时机就是一切
90年代出海成本极低,2000年代离岸架构监管宽松,2010年前香港身份门槛不高。现在?CRS全球联网,OECD发布举报平台并给予高额奖励。
2、确定性比避税重要
宗庆后的"不动本信托"设计时可能完美,但法律在变。正如财新所说:"家族传承最关键的就是确定性。我们关注的不是能获得多少好处,而是能否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
3、身份配置要谨慎
税务居民身份比国籍更重要,所以不是你买一个土耳其护照、小国护照,或者拿一个马来税号、或者新加坡的身份证去银行开户,就可以把你认定成非中国的税务居民,你要满足特定条件。
4、合规是永恒主题
根据外汇管理局检查公告,类似规模的跨境资产转移需严格审批备案。与其走灰色地带,不如合法合规。海外资产50万美元以上基本都会被监测。
宗庆后用30年构建的海外资产帝国,可能在一夜之间面临40%的税务风险。这个曾被认为是完美的方案,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前首富况且如此,普通人呢?
美国著名法学家勒尼德·汉德都曾表示,纳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尽可能减少⾃⼰的税负,没有⼈有义务⽀付超过法律规定的税款。
所以,要保护自己的资产在合规范围内属于自己,提早了解税务筹划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智谷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