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柬失联四年,老父亲:“是生是死,我要答案!”
从2021年11月30日最后一次联系后,这位年逾三十的中国男子再无音讯。如今,整整四年过去,家人依然没有等到他平安的消息。父亲黄先生无奈地说:“我不知道他现在是生是死,更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柬埔寨西港。”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向柬单网求助。四年来,关于儿子的寻人帖始终挂在网上,然而回应寥寥。
从清远到西港:一次陌生的出走
2020年9月,黄金雄登上飞往柬埔寨的航班。那时,他刚过30岁,是家里的长子,未婚未育。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广东清远市的楼盘售楼处工作,月收入仅一两千元,生活并不宽裕。久待家中,缺乏事业方向的他突然告诉父亲,自己找到一份在柬埔寨西港的工作,机票由“公司”购买。
父亲虽然惊讶,但考虑到儿子年纪不小,外出谋生或许是机会,便未加阻拦。谁也没想到,这一走,竟成音讯全无的开始。
沉默寡言的长子
在家人眼中,黄金雄性格沉闷,少言寡语,朋友不多,也不善与人交际。即使在国内,他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到了柬埔寨,情况更是如此。
出国后,他与家人的联系非常有限,一年下来也只寥寥几次电话或微信。家里人对他在柬埔寨的工作、居住环境乃至朋友圈几乎一无所知。
尽管他未曾往家里汇款,但也没有开口要钱,这让父亲与弟弟一度放下担忧,认为他或许只是忙于生计,不愿多说。
失联前的蛛丝马迹
直到2021年11月,一切戛然而止。
最后一次联系,是在11月30日。自此之后,微信再无回复,电话再无接通。
实际上,在失联之前,家人也捕捉到一些细微异常。弟弟回忆说,有一次视频通话中,看到哥哥身处一个环境简陋的宿舍,床铺是上下铺,房间拥挤杂乱,似乎与正规公司提供的宿舍相去甚远。
此外,父亲还得知,黄金雄曾试图向亲戚借钱,但未说明具体原因。尽管数额不详,但能让他开口借钱,必然意味着他遇到困难。
“他没向我和弟弟开口,可能是不敢说。”黄先生说。那一刻,他隐隐觉得,儿子可能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四年的寻找:无处可寻
自儿子失联后,黄先生和家人便开始多方寻找。
2022年,他们向清远市公安局报案,警方已立案登记人口失踪。弟弟也写信给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希望获得协助。与此同时,黄先生还在柬单网发布寻人启事,留下联系方式,期待一丝线索。
然而,这些努力始终没有换来消息。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曾与黄金雄有过接触的人,没有任何人能提供实质性的信息。
“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弟弟说。
家人的怀疑:是否遭遇诈骗或被贩卖?
在柬埔寨,“电诈”、“高薪招聘”一度成为广为人知的危险。无数案例显示,一些中国人被以高薪工作为诱饵骗到西港等地,最终陷入诈骗园区,甚至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弟弟坦言,他怀疑哥哥也是受害者之一。尤其是那间简陋宿舍的画面,以及突然断绝的联系,都让他觉得事情并不单纯。
在过去几年,媒体和警方多次披露在柬埔寨解救中国公民的行动,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被骗入电诈集团而失联。家人担心,黄金雄很可能陷入类似困境,甚至已遭遇不测。
仍在坚持的父亲
如今,四年过去,儿子的下落仍旧不明。
黄先生说,这几年他每天都在等待电话铃声响起,等待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甚至等待某一天有人敲门,带来关于儿子的只言片语。
但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们找过太多渠道,可没有一条能通。”黄先生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无力。
然而,即使心中已有最坏的预感,他依旧选择坚持。现在,他再次选择柬单网,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呼吁知情人士提供信息。
失踪背后:折射出的困境
黄金雄的失踪,并不是孤立的个案。近年来,随着柬埔寨特别是西港吸引大量外国务工人员,一些非法园区和电诈犯罪也趁机滋生,导致不少外籍劳工陷入风险之中。
黄金雄的案例,正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缩影:一名普通年轻人,在就业困境与对未来的渴望中走出国门,却可能跌入陷阱,最终杳无音讯。
家人的呼声
再次联系柬单网的黄先生,只提出一个朴素的请求:
“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他在哪里。哪怕他已经不在了,我也想知道真相。”
他的声音低沉而颤抖。四年的等待,让他早已不再奢望儿子能够平安归来,但哪怕得到确切的消息,也能让家人心中有个交代。
在广东清远的家中,黄先生依旧守着儿子留下的照片和生活痕迹。他说,不论未来答案是什么,他都会继续寻找下去。
在柬埔寨,像黄金雄这样的故事或许还有许多。失联的背后,是家庭的牵挂与痛苦,也是跨国打击犯罪与保障公民安全的现实问题。
或许,只有更多的关注与合作,才能让这些失踪者的故事不再无声,才能让像黄先生这样的父母,等来他们日夜呼唤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