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男生疑被骗至柬埔寨,其母称已报警!暑期打工被骗事件频发
杨女士透露,10日凌晨2时许,她还意外拨通过儿子的手机,接电话的是一个缅甸人,对方称手机卡是别人给的,但未说明他儿子去向,此后再拨打就无法接通。目前,警方已介入。
杨女士告诉记者,彭宇轩在国内的活动行踪,经过警方调查和他同学的反馈,还是比较清晰的。但彭宇轩从未办理过护照,7月4日下午,在云南边境失去消息,并且告诉女友“我在缅甸”之后,便再无消息,与家人、朋友失去联系,已经有9天了。
目前,陕西汉中警方正在调查彭宇轩失联的事件,7月12日,有民警来到杨女士家中进一步了解情况。
杨女士介绍,孩子今年是以复读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成绩虽和理想中有一些差距,但能上本科院校。
普宁一14岁男孩
与同伴被骗至缅甸
据新京报报道,被骗孩子父亲郑先生表示,6月13日儿子跟同伴两个人从深圳北站坐高铁,经过广州到广西,然后到昆明后失联。两人可能在网上看到高薪聘请广告,就这样被骗过去了。另一名被骗孩子亲属告诉记者,两名孩子系同村玩伴,目前被骗至两个不同园区。
羊城晚报记者就此事致电普宁市公安局,对方回应确有接到相关报警,已介入调查。
初中生自称出国“旅游一周”
警方在机场紧急拦截
近日,广州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在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境大厅成功拦截了一位被诈骗出境打工的少年。
6月28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境大厅内,一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准备独自出境的行为引起了白云边检站执勤民警的警觉。“去哪里?做什么?怎么没有人陪同?”面对民警的询问,少年紧攥登机牌,略显紧张地回答:“旅……旅游!是朋友订的票!”
询问得知,该少年刚刚中考完,自称去泰国“旅游一周”,却无监护人陪同。民警察觉异常,随即开展进一步调查,识破其受境外不法分子诱骗出境“打工”的事实。
民警迅速联系其家属,并通过反复劝说、讲清利害关系,最终使少年幡然醒悟,放弃了出境计划,避免了一场悲剧。
暑期打工、求职骗局破绽分析
这些细节早该警惕
沟通渠道单一:全程靠私下消息。正规公司一般会通过招聘平台、企业邮箱等官方渠道推进。
软件存疑:所谓 “集团 AI 办公系统”,应用商店难查正规信息,却要求下载不明APP,有窃取信息、植入病毒风险。
流程反常:跳过常规面试,以 “实训考核”快速推进,急于让求职者下载软件、提交个人信息,并缴费后入职报销,不符合正常招聘逻辑。
几招识别招聘骗局
查企业:分公司存在性需双重验证!除官网外,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地图APP 搜索企业实际地址,确认机构是否真实存在。用“企查查”“天眼查”核查企业注册信息、经营异常记录,警惕 “业务涵盖多领域” 却无具体资质的模糊描述。
看邮箱:后缀必须 100% 匹配公司名!很多案例中骗子使用 “非企业域名邮箱”(如XX科技招聘却用个人邮箱后缀),正规企业邮件后缀必含公司英文名(如@company.com)。若邮件被系统自动归类为 “垃圾邮件”,需高度警惕(正规企业邮件发送流程规范,极少进入垃圾箱)。
防诱惑:完美岗位=警惕信号!当出现 “月薪过万+弹性办公+0经验要求” 时,反问自己:“凭什么我能撞上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机会?”
拒下载:非官方渠道 APP是雷区!部分案例中骗子以“线上试岗测评”为由要求下载企业OA,而正规企业考核多通过招聘平台或官方系统进行,绝不会强制下载未知APP。若APP在应用商店无法查询开发者信息,或下载链接需“复制到自带浏览器打开”,立即终止操作。
核流程:跳过面试的 “实训” 是陷阱!正规招聘必有“简历筛选→初试→复试”流程,若对方用“通过选上实训直接入职”等话术催促,必为骗局。
慎缴费:任何名义收费都是诈骗!无论“资料费”“培训费”还是“押金”,只要涉及金钱交易,立即拉黑。
谨记!求职路上,“多查一步”“多问一句”。郑重提醒:中考、高考结束后,请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和日常监管,警惕“境外高薪”“网友邀约”等手段,及时普及境外诈骗案例;若孩子计划出境,务必核实行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办理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