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达10万!泰国这个动作,柬埔寨跟不跟?
上图:泰国副总理兼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部长巴瑟
记者:人鱼
编辑:Miles
2025年5月5日,泰国国家网络安全局举办的大规模网络安全培训班宣告结业。10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网络安全人员顺利“毕业”;而在这场结业仪式上,泰国副总理兼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部长巴瑟的一句话,将培训直接拉回现实最棘手的问题:打击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
泰国已经再次用行动表明:反诈不是喊口号,而是系统作战。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密切邻居”的柬埔寨,这次到底是跟还是不跟?毕竟,泰国此前的很多做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给柬埔寨发“邀请函”。
早在今年4月,泰国总理佩通坦访问柬埔寨期间,就在与洪玛耐首相的会晤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打击电信诈骗的双边合作。事实上,这不是一句外交场合的客套话,而是泰国政府对柬释放的第三次实际信号。
第一次,是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跨国诈骗犯引渡合作。泰国警方多次通报,泰国籍诈骗团伙在柬设立“呼叫中心园区”,柬埔寨多次配合突袭并成功遣返,成为区域警务合作的典范。
第二次,是在打击边境灰色经济方面。特别是沙缴、达叻等两国之间接壤地区,泰国警方加强对跨境赌场、电诈窝点、洗钱平台的打击,这些正是与柬相连的“高危地带”。
佩通坦访问柬埔寨,某种程度上是将电诈问题从“警务协作”升级为“国家对国家合作议题”,再叠加5月的10万人培训,这个信号已经不能再明确:泰国已经率先打响“全民反诈”的第一枪,且不再容许柬泰边境成为“电诈盲区”。
上图:在柬埔寨波贝地区被捕的电诈人员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泰国的动作实际上给柬埔寨提出了三门必须补上的“必修课”:意识、技术、战略。
首先是“意识”。泰国之所以能发动10万人培训,是因为其对网络犯罪的风险认识已达“国家级共识”。不仅政府部门、军警系统,就连银行、能源、互联网、交通等行业都知道:电诈不是别人家的事,是随时可能让自己系统瘫痪、声誉崩塌的现实威胁。
其次是“技术”。泰国培训课程中强调的实操技能,例如如何溯源电诈操盘手、如何提取数据证据、如何识别跨境资金转移路径、如何解构钓鱼网站技术逻辑。
最后是“战略”。泰国将网络安全培训上升到国家网络防御战略中的一环,有完整的阶段性目标和执行框架。反观柬埔寨的相关政策,虽然也有高层重视(例如,洪玛耐亲自挂帅的“打击电诈委员会”),但整体看仍然是“出了问题就处理”的模式,在建立前瞻性、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方面还有待进步。
上图:泰国警方在柬泰边境地区清缴电诈分子
一句话总结:泰国在“系统体检”,柬埔寨还不知道体检为什么重要;不过柬埔寨并非“啥都不做”,反而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并且还打出了“两张好牌”。
第一张牌,是“政治意志”。洪玛耐在公开讲话中强调:绝不允许用电诈养活省份,若有必要将动用军队打击电诈团伙。而且成立了国家级“打击电诈委员会”,整合警察、移民、司法、外交等多方资源,在政府层面形成统一协调机制。这种高层驱动,是推进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
第二张牌,是“区域合作”。例如与中国警方的高频联合打击行动,与泰国、越南警方的信息流通机制,以及西港等问题园区的查封行动,说明柬埔寨已经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作战”。特别是对外展示的清查动作,在国际社会和中国民众之间,也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柬埔寨并非“坐视不管”。
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柬埔寨目前在行动深度、全民覆盖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已经在向正确方向迈进。
上图:上百名电诈嫌疑人被逮捕
总的来说泰国培训10万人,打一场“看似与电诈无关”的网络安全培训战,实则再次将自己拉回了东南亚反诈舞台的中心。这场战役既是对未来的准备,也是对邻国的提醒。
对柬埔寨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否效仿”问题。
当然,柬埔寨目前在这方面还客观存在一些短板:组织力薄弱、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缺口明显、培训体系不健全,但它也不是毫无准备:有政治意志、有区域合作、有基础成果。
总之对柬埔寨来说,电诈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治理问题;网络安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问题。泰国已经上车,柬埔寨,该发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