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咖啡大战:Brown VS 星巴克,谁能笑到最后?
2025年初,随着星巴克在柬埔寨开设第52家门店,而本土咖啡品牌Brown Coffee也紧随其后扩张至45家门店,一场关于品牌、文化与市场话语权的“咖啡之争”在金边悄然上演。
十多年前,咖啡还只是少数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如今,咖啡已经成为柬埔寨城市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场转变背后,离不开Brown Coffee与星巴克这两家标志性品牌的推动。
本土力量:Brown Coffee的16年突围之路
Brown Coffee创立于2009年,被视为柬埔寨现代咖啡文化的启蒙者。从首家门店起,它就以高品质咖啡、极具设计感的空间赢得市场。品牌名“Brown”不仅象征咖啡色,也取义于柬埔寨标志性植物——糖棕树(Thnoat),菜单中还有使用棕糖粉的特色饮品。
Brown Coffee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澳洲读书,被“手握咖啡杯走进课堂”的场景所吸引,决心将这种生活方式带回柬埔寨。
截至2025年,Brown Coffee员工超过1000人,尚未开放加盟,仍坚持直营路线。其设计灵魂人物Hok Kang更将本地建筑文化融入门店设计,在保护本土建筑遗产的同时,打造极具艺术感的空间,如近期落成的“Vann Molyvann House”门店,便是在传奇建筑师梵莫利万故居上改造而成,备受业内赞誉。
国际巨头:星巴克如何本地化落地?
2015年,星巴克正式进入柬埔寨,由香港美心集团旗下Coffee Concepts(Cambodia)运营。第一家门店设于金边,目前已在全国扩展至52家,甚至进驻贡布、暹粒等旅游城市,成为游客打卡地标。
星巴克不断推出本地化服务与周边产品,并以旗舰门店拉高品牌形象。如2023年于贡布老鱼市建筑开设的门店,融合高棉建筑风格,成为“第三空间”的典范,也展现其文化融入与品牌塑造的功力。
星巴克柬埔寨副总裁Lim表示:“我们希望星巴克不仅是咖啡店,更是旅游打卡目的地。”目前门店主打高端商务与社交功能,也影响其他本地品牌升级门店空间。
市场格局:谁能率先突破100店?
Brown Coffee与星巴克目前分别拥有45家与52家门店,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然而,两者路径迥异:星巴克靠强大品牌全球化扩张,Brown则主打本地情怀与高性价比体验。
消费者方面,年轻人喜爱星巴克的国际感与品牌光环,但越来越多柬埔寨中产也倾向于支持Brown Coffee,视其为“本地的骄傲”。
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不再仅仅贩卖咖啡,而是在贩卖“空间”、“文化”与“身份认同”。从传统甜奶咖啡,到今天遍地的拿铁、美式、浓缩,柬埔寨的咖啡消费文化已悄然变迁。
结语:不仅是咖啡,更是文化标志
这是一场本土品牌与国际巨头的赛跑,也是一场关于空间美学、文化输出与生活方式塑造的深层竞争。无论是Brown还是星巴克,它们共同推动了柬埔寨咖啡市场走向成熟。
接下来,这两个“咖啡大国手”能否突破百店大关?抑或在新的零售环境下重构品牌体验?2025年,将是值得关注的“咖啡年”。
本文章翻译自英文文章:A Cosmopolitan City of Two Coffee Powerhouses ,以上为中文翻译总结,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