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特辑一】被迫集体“离家出走”:这群广东人“130年前”定居柬埔寨
记者:人鱼
编辑:Miles
12月7日上午9:00,柬单网记者团5人驱车近12个小时抵达拉达那基里云晒县的一个特殊村落。记者一行只为见到一位老人和村子里的村民,因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华人村”。
“从我的父辈离开广东惠阳“过番”那天开始直到现在,子子孙孙在这里生活超过130年了,我也是出生在这里的第二代。”这是华人村的村民张玉芬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的话,老人口中的华人村就位于柬埔寨东北部省份拉达那基里省云晒县的西山河畔。
今年86岁的张玉芬祖籍广东惠阳,出生于1938年的他是不仅华人村的第二代村民,也是华人村的老村长和拉达那基里柬华理事会的永久名誉会长。
130年前,来自广东惠阳(今:惠州市惠阳区)几十名客家人集体“离家出走”,经过千难万险的长途跋涉,最终来到了这里定居:而他们当年的背井离乡就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下南洋”,老一辈的客家华人也把这叫做“过番”。
130年后,华人村迎来了自己的第五代人,可老一辈客家华人从中国带到这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却依然传承至今,在这块距离广东省1200多公里的异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户人家的门前都贴着春联,客家话和普通话依然是大家最常用的语言,一日三餐都是惠阳地区最常见的客家菜,最重要的节日依然是春节、清明、中秋这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时至今日前往华人村的路依然算不上好走:12月6日记者一行从金边出发前往拉达那基里时,花在路上的时间就用了近12个小时,但这也才刚刚到达邦隆,要继续前往华人村还要走近40公里的山路。
从拉达那基里的省会邦隆一路向北出发,就是该省下辖区县之一的云晒县。这个只有1万多人口的小县城常年被天然的翠绿色环绕,放眼望去都是层峦叠嶂、连绵不断的大山和森林,长约40公里的78A号公路当地村民进出大山的唯一道路,这条路也仿佛如纽带般,将云晒县和邦隆紧紧连在了一起。
华人村就位于云晒县内,宽约300米左右的西山河从云晒县中部穿过,自东北向西南缓缓流入湄公河中,云晒县也被西山河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而华人村就坐落在西山河的北岸维拉杰国家公园山脚下: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子相比,华人村更像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山水一色的世外桃源。
打开地图输入“惠阳县(今惠阳区)”并点击跳转,再以这里为起点去测量,就能精确地显示出惠阳与华人村的距离是1266.3公里:如果走完同样的距离,在水陆空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乘坐飞机只需要大约2个小时、搭乘高铁只需要大约4个小时、驾驶私家车以100公里的时速也只需要大约12个小时。
《清史镜鉴》的作者刘平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到:“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便是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这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下南洋”。
刘平的这句话,不仅是当年“下南洋”客家华人们的真实生活写照,还是华人村第一代村民们的亲身经历,张玉芬老人告诉记者,下南洋也是他的父辈身上发生过的事情,这个位于云晒县西山河畔的小村子既是他出生的地方,还见证了他从襁褓婴孩到耄耋老者的一生。
对于华人村的第一代村民也就是张玉芬老人的父辈来说,刚刚来到西山河畔定居时的生活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不仅要面临异国他乡的种种不便、还要想办法解决日常的衣食住行;但大家最终凭借客家人骨子里的勤劳和顽强,硬是把西山河畔的这块荒地打理出了一派人间烟火气。
张玉芬老人告诉记者,云晒县的华人村就虽然是他出生的地方,但第一代村民“下南洋”途中的种种艰辛他也只是听长辈们提起过,可自打记事起他就亲眼看到过父辈们在云晒河畔开荒的方式。
“除了种地之外,还会上山打猎来或者在门口的西山河里捕鱼来维持生活,有时候长辈们还会去采摘四年一熟的药材胖大海”张玉芬告诉记者,“选择采药是因为可以补贴家用,特别是后面红色高棉的原因让当时很多人都躲到了大山里,采药还成了大家最主要的谋生方式,那段时间大家还用采下来的药去和周边的民众换粮食。”
就这样在130年前,第一代村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敢拼的精神,逐渐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在过去的130年间,华人村最多时曾有近80户人家,目前常住人口也在60户左右,并且从第三代村民开始,大家还跨过了西山河走出了大山:他们中最近的去到了省会邦隆、首都金边和柬埔寨的其它省市,稍远的则去到了老挝、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最远的甚至去到了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张玉芬老人的儿子,也是现任拉达那基里柬华理事会会长的张育成告诉记者,华人村的家家户户都有海外关系,但无论大家身处哪个国家,很多人都会在春节、清明、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回来这里,而将大家联系起来的就是华人村那传承了130年的传统和文化。
张玉芬老人说,虽然华人村的村民们在法律上已经是柬埔寨国籍,但是大家日常生活中还是保留着第一代村民们当年从中国带到这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并将它们完整的传到了第五代人手中。
记者走在华人村的乡间小路上,如果不是地图定位显示的位置是在拉达那基里,就会产生一种“这里真的是在国外吗”这样的疑问和错觉:可也正是这种感觉也充分证明了在过去的130年间,华人村村民们对“根”的守护。
张育成告诉记者,现在华人村村民彼此交流用的语言,最多的还是广东客家话,紧随其后的则是汉语、接下来才是柬埔寨语,而随着很多村民陆续走出村子去别的地方发展,很多年轻一代还在这三种语言之外熟练掌握了英语、泰语、越南语等其它外语。
但即使在信息发达和科技进步的今日,华人村的村民们骨子里还依然保持着老一辈们团结拼搏、不怕吃苦、长幼有序等优良传统,甚至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能找到很多客家人的味道。
12月7日记者一行走进了张育成家中,这个位于华人村村口的小店是张育成的父亲张玉芬老人当年所开,如今张育成也接棒父亲成为了“新东家”:整个小店不仅贴着中国传统的春联、后院还养着鸡鸭等各种家禽、厨房里用的是自家搭建的土灶,每日三餐也还是原汁原味的客家家常菜。
张育成告诉记者,相比起自己父亲和小时候的生活,目前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这也是最近几年才渐渐出现的变化:之前整个村里用的都是发电机和煤油灯,直到2015年时才通电;虽然目前过河有了能够搭载卡车的轮渡,但之前还是装着小发动机的简易木排,为了过河方便张育成自己还专门做了一个小舢板。
但即便如此这里依然是五代村民们难以割舍的“异国故乡”。
每到中国传统农历春节来临之际,华人村的全体村民们都会在自家的门前贴上对联、挂上灯笼,等到下一个春节再全部换新;在中秋和清明这两个节日,从华人村走出去奋斗和打拼的年轻一代,都会回到村里陪伴家里的长辈和给过世的亲人扫墓;村里面谁家要办红白喜事(即:婚丧嫁娶),只要打个电话或者招呼一声,大家都会前来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而在日常生活方面,如今华人村的村民们虽然已经不去山上打猎和下河捕鱼,但大家还是将做小生意的传统保留了下来;同时华人村的村民们无论是第几代人,大家都用中华文化中的包容和谦逊,与当地的其他民族和谐共处,大家彼此间世代生活在西山河畔一起度过了130年的宁静与祥和。
从第一代村民们千辛万苦的“下南洋”、再到第三代村民们突破自我的“跨大河”、直至第五代村民们走向世界的“出大山”,华人村130年的历史,不仅是五代村民在南下1200公里的异国他乡拼搏的奇迹、也是大家在过去130年间对血脉的赓续、对文化的弘扬、对传统的秉持、对亲情的延续;华人村也在一手托举着发展、一手托举着传承。
记者团队:人鱼、时宜
拍摄团队:小图、阿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