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父亲去世,本该是充满幻想和希望的年纪,他却承受着生活的重担,饱尝艰辛。穿百家衣、吃百家饭,艰难生存下来之后,他心怀感恩。49岁,他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300多个家庭。三个兄弟:吃百家饭长大
这个人,就是陈宝荣。1973年,他出生在湖北蕲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不幸落下残疾,退伍后回到老家担任了村干部,由于家里条件不好,陈宝荣和两个哥哥一起,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陈宝荣年仅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感染了血热病离世。幼年时期的他,对于母亲的离世没有太多的感触,他完全不记得妈妈。好景不长,15岁那年,陈宝荣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三兄弟无依无靠。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三个人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他与两个哥哥在东家吃,西家穿,长大成人。从15岁开始到20岁前,这几年,陈宝荣和哥哥们一直辗转各家,除了自己最为亲近的爷爷家、伯伯家,还会去邻居、其他长辈家“蹭饭”。每个家有不同的大厨,饭菜的香味总归是不同的,但是三兄弟每次都能饱腹而归,心满意足。在他们眼里,能果腹,即是生活。在20岁之后,陈宝荣也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一路上,碰壁不断,坎坎坷坷。28岁时,他在海南工作,而这一年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他只身前往了柬埔寨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初到柬埔寨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又背井离乡,独自开始了奋斗的篇章,辛勤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运伴随,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与同龄人相比,他成熟、懂事,发奋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之下事业一步步有了起色,而他的生活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也过得幸福美满。现如今自己现在事业有成,他没忘记从小一起历经磨难的两个哥哥,他将两个哥哥接过来跟自己一起做事,这样也能无形中帮到哥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异国妻子:家乡味道的冲击
20年海外的漂泊生活,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的传统佳节显得尤为重要。不忘老祖宗,不忘根,这是血液所定,走哪都会形影不离。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炎黄子孙历来最讲家国情怀,注重亲情、乡情,在乎团团圆圆。29岁那年,陈宝荣在柬埔寨遇到了一生的爱人,两个人从相遇、相知、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切顺理成章,仿佛是天赐姻缘。妻子是柬埔寨人,虽然二人是跨国婚姻,却丝毫不觉得有隔阂。妻子对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感到家的温暖。二人过年的习俗,虽然存在很多差别。但是妻子都会遵循陈宝荣家的习俗,过中国的春节。妻子的善解人意,为陈宝荣慰藉了乡愁的苦痛。每回到春节时,家里都是妻子生火做饭,虽然妻子是柬埔寨人,但是她总是想尽办法,去尝试做丈夫喜欢的菜式,让丈夫吃上久违的家乡菜。对于做饭,陈宝荣直言,“如果让我做饭的话,我宁愿自己煮泡面或者饿肚子,因为我不会做饭”。所以他已经十分依赖妻子,也非常地深爱着她。独自在异国他乡打拼,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这之时,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不能吃到家人的准备的年夜饭,陈宝荣只能思念,只能回忆。用他的话来说:“只要出去奋斗打拼过的人,都知道想家是什么样的,离乡背井,是对于故乡最原始的味觉记忆。”点击上方可参与春节优惠活动
在柬埔寨20多年,由于工作的繁忙,陈宝荣与妻子孩子回中国的次数屈指可数。二十年间,也仅仅只有四次回湖北过年。而每次回国,陈宝荣的妻子都会细心地跟嫂子学习湖北菜。陈宝荣说,现在妻子随便就能做几道湖北菜,虽然味道不及家乡的味道,但是妻子的能够为自己做到这样,他已经感到很幸福了。现如今,每年除夕的团圆饭都是由妻子来做的。与妻子孩子以及岳父岳母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吃,陈宝荣感到无比的幸福。陈宝荣觉得,自己是真正地遇到了爱情,也跟爱情结了婚。对于陈宝荣而言,幼儿失去母亲,少年失去父亲,生活还得继续。逢年过节都是在乡里乡村各家团聚,对于母亲的味道,没有任何的印象。但是,他对奶奶的味道记忆犹新,奶奶做的“糍粑”,奶奶做的“豆腐乳”让他至今都无法忘怀。美食纪录片《宅人食堂》其中有一句解说词,“食物,是可以吃下的乡愁。”每次在柬埔寨品尝到熟悉的湖北菜式之后,陈宝荣都会想起家乡,想起那些年吃百家饭菜、受百家照顾的日子。49岁的人生:报恩百家人
如今的陈宝荣是在柬埔寨也是小有名气的人,创业成功,身家千万。20年前到柬埔寨“挖金矿”,他是柬埔寨早期真正的南下者。当年的穷小子变成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自然不会忘了曾经受到的帮助与恩惠。受村里长辈们的影响,他的性格善良温和,也决心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投身于慈善救助的道路,以帮助别人为己任,乐此不疲地为他人奔波,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同胞。现如今,他已经救助了300多个误入歧途的同胞,挽救了300多个家庭。他受百家人扶持,现在也将这份善意,传递给了下一个家庭,报恩百家人。虽然他不在国内,但是他的故事,却早被国内的许多同胞所传颂。无论是在起居生活上,还是心灵的慰藉,陈宝荣都以一位大家长的身份出现,为他们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春节临近,全球遭遇了的新冠疫情洗礼,至今仍然未能消灭病毒。许多滞留在柬埔寨的人,受陈宝荣的帮助下,欢聚一堂,共庆新春。年三十,陈宝荣开始忙碌,为这样一群人筹备起了年夜饭,为了大伙在异国他乡,能吃上一口家乡味道。家乡的味道,让他永远都无法忘怀,家乡里的人,也让他一生都想感激。《厨房工厂》春节专题
总策划:Miles.T
内容统筹:潘美琪
规划统筹:韩鑫
文字监制:潘美琪
撰文记者:韩鑫
宣发推广:阮永聪
运营设计:林启铭
记者探店:小米
专题招商:Tina 永全
(此内容为“柬单网 APP”客户端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客服小茜授权, 未经允许转载,将被视为抄袭侵权)【延展阅读】厨房工厂:春节厨房:生产中国人的家庭重心厨房工厂:50个同胞的辛酸苦辣,“熬”在大锅饭里厨房工厂:在厨房的50年:妈妈没有朋友圈
官方以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立场。柬单网APP系信息发布平台,对帖子内容、观点保持中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