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米
赵山是首位将四川“变脸”绝技带进
柬埔寨城中村和孤儿院的人,不仅为柬埔寨人民带来中国珍贵的绝技,更在川剧的基础上创新,将这种绝技演绎得更丰富,更亲民,更有柬埔寨元素!
赵山12岁学习川剧,曾经带着川剧“变脸”游历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世界各国领导人、
柬埔寨新闻部长乔干那烈等都曾是他的座上宾。
目前,他希望在柬埔寨传播和推广中国国粹文化的同时,也准备用川剧“变脸”来改变柬埔寨孤儿院孩子的未来。
2004年,12岁的赵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家人送进川剧专业学校学习川剧,学费一年8000元人民币。当时,全班有40多个学员,最小的8岁,最大的17岁。
赵山说,我出生在农村,自小便知道川剧“变脸”这门艺术,同时,也对这种神技特别向往。
“想要掌握专业的川剧‘变脸’技术并不容易,因为真正的川剧‘变脸’也要像其他京剧形式一样练基本功,而且非常繁杂,唱、念、做、打,都要非常精通。尤其是唱和打都是童子功,学起来非常辛苦。”
在川剧学校学习的前4年多,赵山基本上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练早功,基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在枯燥的生活中坚持下来。
他说,直到2009年毕业前夕,师傅才将变脸的门子教给那些基本技能出众,且人品正直的徒弟,因此这门技艺得来十分不易。
“学习‘变脸’不仅要学文化传承,更要学习人品,以及做人做事!我也非常感谢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导,让我在进入社会前,懂得各种为人处事的道理。”
从川剧学校毕业后,赵山顺利进入剧团,后来随着川剧变脸的愈发流行,开始接各种商演,后来又和四川省政府、旅游局等合作,游历世界10多个国家表演川剧变脸。专业的出身加上演绎经历的不断丰富,赵山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赏识。
赵山说,其实我们这一届学员算不上幸运,因为之前的师兄师姐们可以在市区直接分房,但是到我们就不行了,剧团逐步改革,慢慢改制,最后变成公司需要自负盈亏。
2018年,赵山来到柬埔寨,在一家火锅店驻场表演,也因此和柬埔寨结缘,这一待就是3年多。相对国内,这边的各种待遇都非常优渥。不过,后来火锅店结束营业,但自己没有回国,而是选择在柬埔寨创业,并不时在人潮高峰期为客人现场表演。
他说,其实,我们在表演时,有时也会失误,但只有自己发觉,观众根本不知道。而只有类似一次次的表演,一次次的改进,才让自己临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2021年9月14日,赵山成为中柬义工队首批队员,不仅代表义工队,为生活在垃圾场及城中村的贫困柬埔寨民众表演,也在筹备培训柬埔寨孤儿,准备将“变脸”这一中国文化传授给柬埔寨孤儿,让他们掌握一门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将“变脸”在柬埔寨逐步推广开来。
“我觉得传统文化还是要有传承,烂在我们手里就太可惜了。”赵山说,柬埔寨孤儿院的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艺术都很陌生,因此要多引导他们来学习。
“川剧‘变脸’有很多韵味在里面。”赵山也真诚希望,现在在从事川剧“变脸”的人不要为了变脸而变脸,而把川剧的魂都丢了。
他说,在柬埔寨这些年,深深感觉到,纯朴的柬埔寨人更多,特别是那些孤儿。我也真心希望,自己以及中柬义工队的付出,能帮助更多的柬埔寨人。
(此内容为“柬单网 APP”客户端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客服小茜授权, 未经允许转载,将被视为抄袭侵权)
官方以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立场。柬单网APP系信息发布平台,对帖子内容、观点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