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但对于
柬埔寨而言,尽管气温为30℃,却处于“寒冬”。
疫情突然间悄无声息扑来,且仍在持续发酵中。
3月3日晚,距离2·20事件爆发已经过去12天,2·20事件确诊患者已达到402例。
那晚,习惯打开手机查看柬埔寨新冠肺炎疫情动态的中国人,或许会被媒体的头条新闻吓了一跳:“洪森总理发表紧急讲话时,指示
西港省政府可以采取‘封城’措施,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同时,虽然禁止人员流动,但为了保障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可以开放货车进出。
网友炸开了锅,“我开始有害怕的感觉了”、“这个真的严重了”、“航班会取消吗?”、“这下彻底凉凉”、“终于按耐不住了!应该早些采取措施,以防更加严重”……
西港的情况真的这么凶险了吗?
据柬媒消息,截至3月3日,西港检测人数达9970人,其中确诊病例71例,为柬埔寨疫情“第二震中。”
但与此同时,新冠疫苗已经运往西港,既有印度疫苗,也有中国疫苗,这无疑给遏制西港的疫情增加了又一重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洪森总理说的是“可封”,而不是已经封城了。但这并不能阻止网友的想象力。
这些天,“封城”的声音响彻网络,特别是呼吁尽快封
金边。按照这些人的说法,是封得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否则真成“亡羊补牢”了。
其实,柬埔寨在“封锁”这方面,已经算果断了。截至3月4日,柬埔寨已经封了金边关联场所调整至76处,西港关联所为26处。
网友动不动喊“封城”,其中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惯性思维。他们习惯了国内的“硬核”防疫手段,就不分青红皂白,不思考国情差异,把中国的防疫“功课”套用到柬埔寨来。说难听,这是蒙昧。
何况,金边和西港是柬埔寨经济最发达的两大城市,为支援疫情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如果它们均被封掉,恐怕也不利于柬埔寨防控疫情。
试想,没有钱,如果开展防疫工作?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不可置否的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但若不全面思考,立足于实际情况,安全容易流于空谈。
另外,封城仍未成事实,部分同胞已经开始恐慌,或许会引发更多的民众做出抢购、囤货的行为,进而可能增加交叉传染的风险。
要知道,封城不是必要的防疫手段,最基本、最有效的,依然是民众配合卫生部的防疫工作,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如果自己成为密切接触者或者感染者,务必主动报备,不要乱跑。
官方以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立场。柬单网APP系信息发布平台,对帖子内容、观点保持中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