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中学时代赴美上学,硕士毕业,联合国实习一年,美国机场偶遇当时澳盛银行(ANZ Royal)高管,邀来柬工作。遂于2013年来柬。至今已七年有余。自伊始到此,便像学生时代背包全球旅行一样,用脚步丈量这个国家。七年过去,有欢喜,有无奈。深刻体会到,国家受尊敬,人民有尊严。国家受不受尊敬,看看人民的待遇便可窥视一二。
1. 五六年前来柬外籍人士还算是高级员工,现在则充斥着大量东南亚国家和欧洲混不下去的人。不需要专业,不需要特长,只要你长着一个外国人的脸,适当能拿出手的简历,便足可以在本地柬籍和中资公司寻得一份好差事。互有所需,你需要的是高薪,他们需要一张外国人的脸(或者除了中国以外的身份的人)来彰显自己公司是国际化公司。外籍人士遂在歌舞升平中躲在
柬埔寨混迹,管他外界春夏秋冬。但鲜有人得善终。多数不是染上了恶习就是找了本地老婆/女友最后落得破败不堪。
2. 随着国内市场不景气,大量的国内毕业不久或者初级人员来柬。笔者曾劝过很多国内朋友,如果是刚毕业或者没有工作多久,不可只因薪水高而来柬。因为在这里的公司绝大多数不成国际标准体系,刚毕业需要经过正规公司SOP以及结构训练,这些在柬企业通常是得不到训练的。而且,如同外籍人士,很多国内来的人,最终像温水煮青蛙,终有一天发现时光荏苒,已回不去国内了。一来回到国内你可能拿不到这么多钱,二来国内的从业压力是很大的。哪里会像这边,下班喝个咖啡,周末不加班出去超市饕餮一顿。
3. 柬国因为生产能力有限,绝大多数靠进口。这几年国内投资人多了,物价炒起来了,别说东南亚,就是日韩香港的物价,比起柬物价,都难以望其项背。所以笔者当时觉得,除了抗风险能力强,有钱拿来投机倒把的资本家,或是从事风险极高的博彩行业,只是打工的话,除非工资可以非常可观,不然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出路的。不仅因为消费高,而且是因为风险大。看病成本,日常成本(交通,衣食住行), 赚得多,花的也多。
4. 在柬的中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其实甚少有国际标准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除去中字头企业或者是国企,在柬的企业多是一人企业,本地更是家族企业。这种情况下除去董事长以外的职务,不管多高,基本通通相当于助理。高级打杂。因为管理层并没有被赋予太多做decision的权利。更多时候是听命于上面的董事长或者家族领导,上面让做什么做什么,上面牵头个项目,下面来跟踪。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敢说全部,但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得到该有的职业锻炼和素养的。
5. 在柬国的国人,切不可歌舞升平,要多学习。在柬7年,深刻体会到了讲一口流利英文带来的好处,原本要钱的边检不要了,不租给国人的房东租了,同时学习本地的文化和待人接物也是相当有帮助。讲中文就会被看低吗?非也,而是因为国人在向国外扩张时候把国内一些不好的行为也带出来了。中文,中国人本不是贬义词,但因为一些人的行为,被挂上了标签。
6. 切莫因中文热,大量正面的报道就觉得国人和中国地位高了,走入寻常百姓家,听听看看,就知道还是有很大差距。谦卑,谨慎,包容,理解,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走的长久。
今日有感,因看到在柬多年的民营建筑企业,也陷入了舆论漩涡中,不禁感慨而发。
官方以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立场。柬单网APP系信息发布平台,对帖子内容、观点保持中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