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路连载之上班的那些岁月上班是很苦逼的,我不喜欢国内的朋友叫我厂狗,但是那段时间确实是当了真真正正的厂狗。每天生活三点一线,面朝大海缺湿气阴重的宿舍,1000米以内办公室,尘土飞扬的现场,有时候吃饭也就食堂送个餐现场应付了,倒是生活过得那叫一个充实,也感谢那段时间练就了我后来再难再苦也乐观的心态。人的成长其实也就是这么个经历,当你经历过苦难以后,再大的浪花反而更能够让你坦然和从容应对。工作上那个时候投资建厂其实远比现在在西港搞项目要难,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物流,货代,清关公司,有的仅仅是国内投资集团微弱的海外关系和当地批地地主的一点知难而退的棉袄之力,后来其实挺佩服当时国内投资人的眼力,后来这个项目一直是柬埔寨数一数二的项目,投资总共投了8亿多美金,是的是八亿,不过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那个每个月拿一千美金发光发热的螺丝钉,不过2012年的一千美金,已经算是值钱了,我前六个月大学生活中每个月生活费才六百人民币而已。日子就这样过着,忙碌而难忘。每次国内FOB上海港供应商将大件的货物安排船出港,到了西港后,我还得和同事一起跑码头,跑清关公司,那时候虽说工厂人多,但是知识性人才少,有的都是干工程几十年的经验老道的工程师,他们可以精确的告诉你这个几千万的设备中的每个零件的作用,缺面对柬英混合的清关报关文件会傻眼。刚好,我算是他们其中较为吃香的靠红本子混饭的,想当然就给我安排了额外的英文翻译。说实话,那时候我也是鸭子上了架了,会因为的中国人说实话不多,基本可以说西港那时候没有。而我学的那些基本在大学四年的刀塔中又还给老师了。硬着头皮,我又每天加班加点拾起了一片荒草的英语,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真是提起来都心有余悸。和我搭档的一个同事,人是正经的柬埔寨皇家大学小语种毕业,专业过硬,一来二去,我也就又萌发了学习柬语的念头,那时候还真没想到,曾经的那段经历成了我之后最值钱的资本,成了我自己跳出来的必杀技。当然这是后话,后面会再单独连载。经过大半年的艰苦,终于事情捋顺,工厂也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步入正轨,所有的基建,配套的设备,都逐一到厂,安装,调试。记得那头,天很蓝很蓝,机组启动放了很多烟花,那时候的烟花在西港可以说是稀罕物,据说当时花了3万美金才搞到,倒是我一直觉得水分太大,3万美金得放成啥样,别把厂子还没开就点着了,但是可见其规模。我记得当时按照柬埔寨习俗恭了猪头,上了香,还请了柬埔寨各类高官,大使馆的人也到了,当时大使馆大使还是个女的,叫布什么忘记了,因为步姓我第一次听,所以就记得比较真切。厂子在一片隆重声中,响亮投厂,不吹牛,上过电视的,CCTV,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我的镜头,哪怕一闪而过!!!几年过来,现在回想一下,还真的感觉挺有意义,也挺长本事,除了忙成狗以外,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态度。现在也会经常想起几个让我映像深刻的人,跟过的那几个领导,其中一个记忆犹新。他应该是76年生人,工作能力那叫一个强,性格也是强悍,但不是不讲理的蛮。有点士兵突击袁朗的意思。他曾经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得特真切,每次我去他办公室,他准会先丢烟,再谈事,谈不好骂,骂完了教方法,他讲,在我手底下干活的人,都会进步特别大,就你猪脑子教不会。因为我们都是西北人,说话都是用家长方言,说完我憋不住笑了,他也笑。后来想想,他那时候真对我挺好,自己公司派的车我随便开,供应商千里迢迢寄过来的烟茶,内蒙古的特产,我到了他宿舍随便拿,直到现在我回去,还时不时约他出来喝喝酒,当然都是他付钱,柬埔寨的项目,足够让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工作还在进行,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努力去回忆当时的情况,时间太久了,但一些感情还像昨日。人啊,有些东西,得慢慢品,可惜这些年路子走的太快了。
非官方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平台中立。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转载仅为信息传播。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申请删除。
联系微信:www-58cam
展开